瀏覽人數:15016
時序入冬,對於中國人而言,這是一個進補的季節,也許街道上,隨著天氣越來越冷,進補的料理店也就越來越多,諸如薑母鴨、羊肉爐、什麼鱉大王…種種的進補藥膳,應有盡有;有時家人興起,也會在冷冷的冬至,抓些自己熟悉的進補藥物如四物、八珍、十全,全家補一補,這種類似的景象似乎在家家戶戶都可以見得到;若是中國人沒有吃過冬令進補,似乎是難以想像。但是每個人都在補,補、補、補…,補了一個冬季,是否每個人都有得到想要的?身體更強壯健康,無人知曉。儘管在這個季節裡,中醫師會在報章雜誌作冬令進補注意事項的衛教,但每年還是有補出問題的新聞,時有所聞。回到原來的重點,是不是只要吃補,就一定可補到身體,站在中醫師的立場而言,答案是否定的。不是補就一定有用﹗
中醫言︰寒者溫之,虛者補之,熱者清之,實者瀉之。這是中醫對於治病的大原則,其實吃補也是對身體的一種治療,也一樣離不開中醫治病原則,如果仔細參酌上述的四個原則,就知道是否該不該補。所以補只適用某些人的某些證,若不慎補到不該補的,則會適得其反,如俗語所講︰越補越大洞,身體未得其益,而先受其害。而哪些人可以補呢?若把上述四個證候做個分析,參照自己的體質,就可以知道自己適不適合補。
一﹑寒證︰手足易冰冷,臉色蒼白,大便下痢而稀,小便透明而長,口不渴,或渴而不喜喝水、喜歡喝熱飲,舌苔白滑,脈象遲。
二﹑熱證︰面赤目紅,身熱煩躁,大便秘結不暢,小便紅而少,口渴想喝水、喜歡喝冷飲,舌苔黃而粗糙,脈象數。
三﹑虛證︰指的是正氣虛弱,體弱多病的人,多屬此證,如︰
1﹑氣虛︰呼吸淺而短,聲音低而細小,不想說話,自汗、心悸、頭暈耳鳴、易倦怠、食少、消化不調,脈象微或虛大。
2﹑血虛︰面色不華或萎黃、頭暈、眼花、爪甲色淡、肌膚枯燥、唇淡色而萎、脈象細無力。
四﹑實證︰指的是邪氣亢盛,體質壯健初患病的人,多屬此證。可見胸悶腹脹刺痛,痰多喘氣、吐酸噎氣、大便秘結、便色暗黑、舌色紫暗、脈象盛。
大致上,若是屬於虛寒證的人,在冬天進補得當,都可得到一定的效果,對於虛寒的證候,可以得到緩解;若是本身是實、熱證的人,如果冬天進補,甚至平時補養,就不是很適當,若是鐵齒不信,補看看,也許會令您難忘,諸如口乾舌躁、口破失眠,甚或大便出血、痔瘡復發、鼻出血的症狀,不一而足,肯定不好受。
不過值得一提的是,體質屬於虛寒證的人,若一味蠻補,也未必一定就有效。所謂補一定要得當適證,太虛寒,大用滋膩大補藥物,有時也會得不到好處,也許有人聽過"虛不受補"這句話,就是這個道理。譬如一個脾虛寒證的人,已有腹瀉虛弱現象,自己進補採用諸如熟地等滋膩補藥,不只腸胃無法吸收,更會造成腹瀉更為厲害;或是虛證已出現熱象,仍用十全大補,一樣會補出問題。
前陣子有人不知體質狀況,大吃六味地黃丸,造成腸胃機能障礙即是一例。所以雖然虛證寒證的人適合進補,但仍要注意體質上與用藥的合適,方可得到最大效益。否則一味蠻補,只是空補而已,也有可能補出問題來。如果在進補之前,能得到醫師的把脈判定體質,或諮詢醫師與處方,也許來得有效與安全。
至於哪些藥物可用來進補,茲就民間常使用的方藥作進一步之說明︰ 
一﹑四物湯︰此湯劑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藥物,共有四種藥物組成,即當歸、熟地、白芍、川芎,是女科的專藥,用於養血調經,人若是血虛頭暈月經不調,用於經後調養是很好的調補藥物,冬天用之與排骨雞肉加酒共燉,對於婦女血虛體質有幫助,但脾胃不好的人應注意熟地引起的不良作用,應酌請中醫師加減處方。
二﹑八珍湯︰此湯即是四物湯加四君子湯---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而成,專治氣血兩虛,四物補血四君補氣,兩方合用對於體瘦面黃、飲食少思、頭暈氣弱的體質有調補的作用,民間亦常用此方進補,對於體質脾胃虛弱的人,有補養作用。是冬天進補的好藥物。
三﹑十全大補湯︰此湯即是八珍湯加上黃耆、肉桂而成,若氣血虛弱更甚,引起自汗或腎氣虛衰,此時此方可大補氣血,對於體質虛衰的人,冬天以此調補對身體有助益,但是此湯有肉桂,對於虛弱有火的人,應斟酌加減。
以上三方是民間常使用於進補的藥物,雖然普遍,但是每人體質不一,為使效果更好與安全有效,還是諮詢中醫師加減處方後再使用比較理想;至於民間常用來燉薑母鴨、羊肉的藥物仍不離上述幾種藥物,只是量多量少而已,平時沒有體質的顧忌,黃耆、當歸、枸杞子、紅棗、黑棗、黃精、山藥、黨參是很適合全家一起食用的要膳食補,搭配燉魚、或排骨加些許白酒,是冬天非常可口與平補的藥膳。
冬天確實是可以進補的,只是在進補之前,應熟悉本身體質的狀況並了解進補藥物的特性與禁忌。若自己並不十分的確定,諮詢於中醫師是最直接的途徑,冷冷的冬天在家暖暖的進補是一大享受,若能善用得當,何嘗不是養生健身的好方法﹗